六十抒怀
辛勤耕耘数十年,
抚今追昔思万千。
箪食瓢饮不觉苦,
宵衣旰食犹感甜。
三千桃李足心愿,
一生荣辱化云烟。
莫道花甲桑榆晚,
夕阳似火红满天。
这首诗是王瑞雨老师在六十岁那年写下的,也是自己大半生的真实写照。那一年,他从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。这位把学校当做家,把学生看作娃,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热爱的教育事业的老党员,总是坚定地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。在他看来,有所追求,有所奋斗,有所作为,有所奉献,足矣。
一、朝晖瑞雨润桃李,历数十载而弥新
王老师在自述的开篇,是这样定义自己的:我是教育战线上的一个老兵。
1964年参加工作,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如今的他已82岁高龄。王老师在他漫长的教育生涯中,曾任高中班主任、中专教务主任、高校党委副书记等,正如他的人生指南——终身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。
在王老师的眼里,教育“是个良心活”,他最看重的是“率先垂范,以身立教”。九二年暑假,他带领三十多名学生骑行到徐州等地考察学习,以了解国情,服务社会。当时正值酷暑,又逢大雨,同学们都已筋疲力尽,丧失了行进的热情。王老师虽也体力透支,但为了鼓励同学们,他又讲述了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等事件,希望同学们不要轻言放弃。这一番话让同学们倍受鼓舞,精神抖擞地踏上了征程。王老师温和外表下那不服输的劲儿,着实让人佩服。
这样的长征精神被王老师牢记在心。热爱写作的他,在2003年抗击“非典”时,编写了诗朗诵词《新时期最可爱的人》,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时,编写了《牢记历史,继往开来》。历史就像是刻在了王瑞雨的心上,但并不沉重,而是以一种使命感的方式存在,做着他的指路牌。
总是不遗余力帮助他人、奉献自己的王老师,也被每个和他接触过的人牢记在心。韦树定出身于贫苦家庭,对院校的选择全由学费决定。机缘巧合下,爱才的王老师听说韦树定极其热爱写诗词,便每周都带他“开开荤”改善生活条件,这样既能照顾韦树定的生活与学习,又不会让人过意不去。现在的韦树定身为中华诗词网校副站长、中国诗词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,仍然深深挂念着当年承蒙的师恩和关照,和王老师一直保持着联系。每年从北京回老家时,韦树定总是要专程绕道去看望王老师。
岁月如梭,年华老去,唯有王老师那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,历久弥新。
二、淡泊宁静处生活,两袖清风以立身
王老师是一生的中国共产党人。无论是作为一名教师,亦或是身处领导岗位,他都很好地履行了“在其位,谋其职”的责任。在回忆自己几十载的风雨人生时,王老师是这样描述过往的:箪食瓢饮不觉苦,宵衣旰食犹感甜。
王老师认为,一名教师需要学习的内容是很广泛的,除了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外,还必须严谨治学,精通业务,需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修养。在任教的三十余年中,王老师自学了马克思基本理论、政治经济学、心理学、美学等。他笑称:“毛主席还说过呢,活到老,学到老。”
无论身处何位,王老师总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,永远保持着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本真,从不谋求任何特权和私利,对待最亲近的人也丝毫不动摇。王老师的妻子在学校当了二十多年的临时工,却并未转正。王老师认为,作为一名领导人员怎么能与群众去争指标,因此他婉拒了学校的安排。王老师常说:“我的钱虽然不多,但我用的安心,在咱学校反对我的人有,但在贪腐方面反对我的,一个都没有。”
有位眼睛不便的学生,因为治疗时收到了王老师的很多帮助,便念念不忘了几十年。王老师收到她作为感谢的一千元后,则是以他们共同的名义又捐赠给了孤儿院,让这份善良传递了下去。哪怕不是学生,王老师也会以同样善良的心去对待——学校附近有一家小小的打字店,王老师在去打印时,偶然得知店主萌萌一个人打点自己生活的一切,便自己出钱帮萌萌扩大店面,把生意做红火起来。这家打字店,早已成为萌萌赖以生存的事业。
王老师身为老书记,儿女也都大有成就,但他穿的仍是一身不能再朴素的中山装,住普通的老房子,骑一辆连小偷都不要的破自行车。
一身素衣,两袖清风;一生朴实,一生奉献。这就是王瑞雨老师。
三、勿言牛老行苦迟,我今八十耕犹力
1999年,王老师六十岁。三千桃李足心愿,一生荣辱化云烟。退休是王老师人生上一个阶段的终点,亦是下一个阶段的起点。他决心在人生的第二阶段继续发挥余热,为学生再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,于是又一头扎进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去。
退休后他主动去到院办高中,协助开展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。王老师十分热爱这份工作,早晨第一个到校,晚上最后一个离校已经成为了他的生活习惯。商丘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开展后,他又主动请缨,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的顾问。一位受过王老师帮助的女学生,给王老师和他的夫人各做了一套棉衣,这薄薄的棉衣了包含了学生对老师浓浓的敬重与爱戴之情,一针一线间诉说着她对王老师的感激。
创办商丘师范学院关工委思想教育期刊《睢园绿竹》时困难重重——资金短缺,办公用房紧张,无专职编辑人员。为了使期刊尽早发行,他亲自兼任主编,与其他老同志在阴暗潮湿的低矮小屋内废寝忘食地工作,终于让该刊按时出版。《睢园绿竹》的正式出版,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、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有极大益处。
六年五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,足以看出他的付出;被评为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足以看出他从教的态度。王老师的做过的事还太多太多……他的一生是忙碌的,多姿多彩的,也是意义非凡的。
“敢做春蚕吐丝尽,不升天堂亦无憾”,这是王老师晚年的座右铭,也是他对人生价值的诠释和追求。牛栓在棚里整天闲着也是死,从早到晚拉扯耕地也是死,他坚定地选择后者。正如王老师所说: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值得我们用力爱、深深爱的祖国。面对如此伟大的祖国,我们能做什么?
有的人在青春时浑浑噩噩,有的人到了中年碌碌无为,有的人安于晚年无心外务,可有的人一生都在奔走,在为教育事业以及社会发展而奋斗。对如今许多止步不前的年轻人来说,这种精神尤为可贵。我们是后浪,是时代的弄潮儿,更应该有所行动,为自己的未来,为祖国的昌盛,为时代的进步,挥洒汗水,笃志前行。生命不息,大我赋予小我以永恒的意义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,潜伏在无数个深谙生命须臾却始终热爱生命、迎难而上的力量之中。我们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贡献力量!
姓名:施展 学号:1920104035 手机号:18238831900
姓名:温亚欣 学号:1920103028 手机号:13183299592
姓名:王纯 学号:1920104009 手机号:15993521012
姓名:周一凡 学号:1920104017 手机号:13653962760
姓名:徐畅 学号:1920103036 手机号:137834757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