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工委
站内搜索:
 
1
 首页  简介  组织机构  活动报导  工作动态  五老风采  美文分享  应天文苑 
 首页 
 简介 
 组织机构 
 活动报导 
 工作动态 
 五老风采 
 美文分享 
 应天文苑 
  应天文苑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应天文苑 > 正文
 
商丘风情
2018-12-15 13:52  

府:

侯家大院:凄美桃花扇的故事成千古绝唱。

从古城北门进去,行百余米有个街口叫刘隅首,向东十余米,有两处静穆素雅的四合院落,是游览古城的必去之处。路北是侯府故居——尚书府,路南是侯方域故居——壮悔堂,这里是古城的重要景观之一,但很多人来这里并不仅仅是看故居,更多地是冲着那凄美爱情故事桃花扇而来。

曾经的侯家大院,从古城刘隅首一直到小隅首,覆压古城一隅,这里还只是侯府西园,在城内东马道附近有侯府东园,城南十华里有侯府南园,可见当时的确是大户人家。如今保留下来的这两处宅院,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考究,明三暗五、前出后包,青砖为墙、垄瓦覆顶,看上去轩朗清雅而又含蕴持重,是典型的豫东地区明清风格建筑群。

据侯家家谱记载,明朝万历年间,侯氏家族达到鼎盛。侯恂先后当过监察御史、太仆寺少卿等职,后升到户部尚书。他与父亲侯执蒲、弟弟侯恪三人同朝为官,可见侯氏一门春风兴旺。明清时期,侯家更因侯恂的儿子侯方域而名扬天下,一则是侯方域主持的雪苑社誉满全国,另一则就是他与李香君的凄美爱情故事依托桃花扇广为流传。

青年才俊侯方域在赴南京科考应试中,结识了秦淮八艳中的歌伎李香君,两人情投意合,无奈家国多事,有情人也难成眷属。李香君虽身处青楼,却在明末的风雨飘摇中,时时想着国家安危,致死不渝。她支持侯方域抨击阉党与反清复明,表现出难能可贵的爱国情操。侯方域本来决意为大明王朝守节,却被迫参加清朝乡试,35岁的侯方域感叹平生可悔者多,建壮悔堂,并将自己的古文结集为《壮悔堂文集》。

跨入壮悔堂正堂高高的门槛,迎面就是侯方域与李香君的蜡像。侯方域著的《李姬传》中,记述了他回商丘时香君送别桃叶渡一事,香君言曰:公子才名文藻,……豪迈不羁,又失意,此去相见未可期,愿终自爱,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,妾亦不复歌矣!有人评价说,李香君此话,大有伯牙碎琴之志,意在要求情郎珍重名节。侯方域离开南京后,李香君被淮扬督抚田仰逼做妾,誓死不从,当着抢婚人的面以头撞桌,血溅侯方域赠送的定情纸扇。后来,侯方域的好友、知名画家杨龙友为李香君的忠贞爱情所感动,提笔就斑斑血迹勾勒出折枝桃花,这就是传说中的桃花扇,也是中国四大名剧之一《桃花扇》的故事来源。在这部不朽的剧作中,孔尚任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离合之情,写明清朝代更替的兴亡之感。李香君虽是风尘女子,却因其忠贞英烈而为世人传颂。

关于李香君魂归何处,至今说法不一。据有关专家调查考证,清兵打下南京后,李香君去了栖霞山的一座尼姑庵里,投奔她做了此庵主持的手帕姐妹卞玉京,后郁闷而死,临死前将血染的桃花扇转交侯方域。侯方域见扇感慨万分,赴南京将她的灵柩迁至侯府南园附近的李姬园。也有研究者考证说,李香君曾随侯方域来到古城居住,后因身份卑贱为侯家不容,迁至李姬园居住,后郁闷而死并葬在了李姬园。不管李香君有没有来过古城,古城南的香君墓倒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,侯方域为李香君写下的那块墓碑:卿含恨而死,夫惭愧终生,记载了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,为古城增添了一抹香艳。

 初春时节,记者来到商丘古城南7公里左右的路河乡李姬园村,找到了慕名已久的香君墓。墓冢上,翠绿的草丛中开放着星星点点淡紫色、鲜黄色的小花,十分清秀素雅。记者又来到距此地两公里许的侯小园。据当地村民讲,该村东头曾出土过5块墓志铭及多块棺椁木板等物,从碑字上可以看出是侯氏的家族墓。只是墓群多次惨遭盗掘,早已平了坟头,周围都是绿油油的庄稼地了。历史的烟尘埋没了往事,但总会留下一些踪迹,值得后人去凭吊和追思。

关于古城八大家,民间一直流传有沈宋侯,叶余刘,还有高杨在后头的说法。商丘古城里至今还保留有明侍郎叶廷桂宅、明兵部尚书余珹宅、山海关总兵高第的高家祠堂等多处文物古迹,无不记录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。

随着历史的递进,百年沧桑,弹指空过。明末清初,名震商丘古城的八大家逐步由繁华、喧嚣归于沉寂,但古城的兴盛并未停歇,随之而起七大户又粉墨登场,缔造了古城新的华美篇章。

关于古城的七大户,民间传说有东陈西宋,南柴北孟,穆、蔡、胡之说,也有说是陈、蔡、穆、柴、尚、孟、胡。但不论怎样的流传,曾经的七大户在清代至民国的归德古城实在是赫赫有名、威震四方,留下众多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的文物遗存。

陈家大院:续写桃花扇后世传奇。历史总是一脉相承,前后有关联的。陈家在当时可以说是七大户之首,位于商丘古城内的陈家大院,其实就是当年的侯府东园,当年侯方域的女婿陈宗石入赘到侯家之后,侯府东园也就成了陈家大院了。陈家大院不仅建筑精美、典雅别致,更有特别之处的是,陈家续写了桃花扇的后世传奇。

 伴随着升起的朝阳,从古城东面进入宾阳门,沿东马道街北行数十米,就可以看到陈家大院建筑群。其北起小隅首东街,南到大隅首东街,东临东马道,西与归德府文庙相临,规模相当地宏大,据传整座陈家大院全盛时共有房屋33120余间,占地1万余平方米。 

陈家大院以四合院为主,院院相连,分布规整,现存的宅院大门、中院、东西院、东跨院等建筑,均为硬山式砖木结构,前出后包,青砖灰瓦,古色古香,显示了中原地区四合院建筑深邃幽静、典雅别致的艺术魅力,也是研究豫东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,具有较高的艺术、科学和历史价值。

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明末清初那段历史。侯方域到南京应试时,英俊倜傥,才华横溢,与方以智、陈贞慧、冒辟疆并称为明末四公子。南明建立后,阮大铖大兴党狱,侯方域因参加复社而四处避难。清顺治二年,侯方域再下江南,在宜兴陈贞慧家被捕。

 

上一页 下一页 [1 2 3 4]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:商丘师范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  邮政编码:476000  

豫ICP备05004423号技术支持:信息化管理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