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工委
站内搜索:
 
1
 首页  简介  组织机构  活动报导  工作动态  五老风采  美文分享  应天文苑 
 首页 
 简介 
 组织机构 
 活动报导 
 工作动态 
 五老风采 
 美文分享 
 应天文苑 
  应天文苑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应天文苑 > 正文
 
商丘风情
2018-12-15 13:52  

在穆氏四合院的主房东间里,放着一张顶子床,当属镇院之宝了。这张床造型豪华大方,打造工艺不凡,传说这是明朝沈阁老沈鲤生前的卧榻,清光绪年间流落在进士蔡同春家,后来辗转到了穆家。这张床年岁虽然久远,但原来的油漆却依然如新,木质坚如瓷石。床上的棕垫攀织得严密而精美,至今不见松弛,可谓巧手之妙作。床壁上镶嵌着多幅瓷片。瓷片上烧制的人物和花鸟色彩鲜艳,栩栩如生。更为奇特的是,制造这么高大、复杂的一张床,竟没用一个钉子,通体全是榫口扣合而成。数百年间,这张床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折腾,至今仍然完好无损地保留着原来的面目,实在是质量高超的稀世珍宝了。

蔡家大院:位于商丘古城北门里路西,为一清代建筑群,房屋均是青砖灰瓦、前出后包的硬山式建筑。七大户中的蔡家并不是归德城里的老户,而是在清朝时从外地迁到归德城的。当时,作为八大家之首的沈家家境已经败落,将一处大宅院卖给了蔡家,成了蔡家大院。蔡家在商丘购买了不少土地,成了有名的大户,蔡家大院也被建成归德城里的一道风景。

归德府文庙:孔儒文化浸润一方乡土。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,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主流,延续至今。商丘作为孔子的祖籍地,尊孔祭孔自然不会缺位,甚至受孔儒思想的浸润更多、影响更深,这位圣人在其青壮年时期多次还乡祭祖、讲学、游历。

现存的归德府文庙坐落在归德古城中山东街路北,为河南省规模最大的文庙。据《商丘县志》记载,归德府文庙始建于元延祐四年(1317),初始3间,后历代都有重修,明弘治年间知州张玺重建为7间,明万历元年商丘知县何希周又有增建。原有大殿、棂星门、照壁、泮池、名宦祠、乡贤祠、戟门、东西庑、启圣祠、教谕宅和训导宅,现仅存大成殿、明伦堂和泮池。

 

 踏入文庙大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泮池,成半圆形,池上有拱形泮桥。大型祭祀活动时,只有功成名就者才可以从桥上过,无功名者需要从桥两边绕池而行,可以说它是一个等级标志。

穿过泮桥,眼前一处红墙绿瓦、颇为壮观的建筑,就是文庙的主殿大成殿,是归德府官员、儒生祭祀孔子的场所。现存建筑面阔7间,进深3间,飞檐挑角,琉璃瓦顶,房顶由32根胸围1米的明柱擎起,柱下有1米高的鼓形柱础。整座建筑雄伟气派,庄严尊贵。明伦堂位于大成殿西30米,面阔5间,进深3间,青砖灰瓦,单檐歇山顶,建于明正德年间,后经历代重修,为归德府最高学府。明伦堂高大雄伟,古朴粗矿,建筑艺术极具中原风格。

与全国其他各地文庙前庙后学布局不同的是,归德府文庙是全国唯一一座学堂建在大殿右侧的文庙,形成了左庙右学的独特建筑格局。在明清礼仪中,左为上,右为下。归德府文庙大成殿在左,是尊孔、祭孔的场所,明伦堂在右,是讲学和考课的地方。明清两代诞生的100多名归德府籍进士,都是在归德府文庙的明伦堂进行府试。府试可以看做是科举前的预备性考试,通过了府试就可参加院试。

试想当年,沈鲤、宋纁、宋荦等左右过国家政坛、文坛、书坛的风云人物,都曾在明伦堂内正襟危坐,激扬文字,畅言天下。每年春秋二祭,千百归德才俊衣冠肃整,在大成殿前跪成一地,对孔子行三拜九叩大礼,那是怎样的一道文化胜景?蒙童入学读书前,由家人领着到此先拜孔子,那又是怎样的一种思想传承? 

虽经几百年的风雨洗礼,归德府文庙大成殿、明伦堂依然气势不减。现在,它不仅是商丘古城的一处名胜古迹、旅游景点,也是当地群众举办国学讲座、文化论坛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活动场所。

孔子一直把山东曲阜称为自己的父母之邦,把河南商丘称为自己的祖先之国。《礼记》一书记载,孔子自道:丘少居鲁,衣逢掖之衣;长居宋,冠章甫之冠。孔子一生重礼,祭祀时还要祭之以礼。其的思想根源深刻反哺了商丘一代又一代的儒学学子乃至普通百姓。

明代中后期归德古城没于黄河,明正德六年,应天书院迁城内大隅首东,明万历年间,归德知府郑三俊又建范文正公讲院,纪念范仲淹讲学育士之功。康熙四十四年(1705),商丘士绅宋烒捐资在古城东南隅创建了二贤祠,祀孔子七十二弟子中的原宪、司马耕两位贤人。

在古城东门外,有座万寿亭,这是康熙三十一年,官府为报答康熙皇帝免除归德府丁田税粮而建造的一处特殊景观,内有碑刻、景亭等,碑称万岁碑,亭名万寿亭。万寿亭不仅仅曾是一方亭台,它还记载了一段特殊的历史,彰显了皇恩浩荡、英主爱民,反映了商丘古地忠君爱国、感恩报德的纯朴民风。

明清时期,归德古城不仅是儒家学风浓郁,各民族宗教也十分兴盛,在古城西建有白云寺,俗称十方院,城北关建有文殊寺,俗称小五台,城西关重修了清真寺,系河南省东部最古老、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,为豫东诸多清真寺中的佼佼者。位于商丘市古城西北民权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白云寺,是当时享誉中州的一座大寺院,更是有顺治皇帝出家于此、康熙皇帝二下白云寺寻父的传说广为流传。

 漫步归德古城,神游四面八方。现如今,如珍珠般洒落在古城内外的文物古迹,正在全方位地修复中。沉睡多年的古城正在被唤醒,它将以自己独特的魅力,引来世人艳羡的目光。

 

 

 

 

上一页 [1 2 3 4]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:商丘师范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  邮政编码:476000  

豫ICP备05004423号技术支持:信息化管理中心